長線介入股票市場,需要注意的是整體經濟變化和淡旺季業績消長;短線操作就要留心每日報價及成交量的變化,以下針對個股在一天九點到一點半之間,各時段價量關係及其意義做一些介紹!

1.開盤價:

    九點一開盤的第一個報價稱為"開盤價",這個價位是由開盤前所有掛單攝合成交後,最大量成交價來表示的,換句話說,今天一早買及賣的最大量價位即為開盤價位,而所謂的"跳空缺口"就是因為今天開盤價和昨天收盤價有價差,而使得k線圖上出現不連續的情況稱之,會跳上或跳下,影響的主要因素包括有:延續昨日尾盤氣勢強弱、美股收盤及亞股開盤情況和昨日收盤至今日開盤間發生的消息。這個價位可視為多空雙方角力的基準線,震盪向上多方勢強,回檔不應破開盤價位,反之亦然,實務上我建議可將今天的開盤價視為當天的"平盤"來操作為宜!

2.盤中:

    盤中指九點半至十二點左右時間,在沒有多空因子出現的情況,本段是全天成交量最少,價位波動最不明顯的時間,我和客戶開玩笑,這段時間好好運用,要去菜市場的、要去洗衣服的,把停損及進場點的智慧單設定好就可以去啦,只要扭開財經台,聽聽有沒有突然性的重大新聞即可!

3.尾盤:

    尾盤由十二點左右到下午一點二十五分為止,這段時間隨著成交量放大,自然價格波動加劇,主要參與者包括有當日沖銷投資人,和中午休息才能看盤的上班族等等,因為早盤放空或融資做多的當沖投資人面臨尾盤必須回補的壓力,故如果個股一整天的價位都有守在開盤價之上,放空者會傾向於盡快回補買進,以防止被軋空,而這個買進的力量又有助漲的效果,相隨相伴之下就向上拉高,尤其當趨勢出現時,多半會有一面倒的氣勢

4.收盤價:

    收盤價指今天最後價位,因為有五分鐘的集合競價時間,所以和開盤價一樣,是表示出最大量的成交位置,為了可以將今天的氣勢延續到明天,做多的力量往往會在最後一盤再把價位向上拉高,以期明天開盤有更高的價位甚至是向上跳空缺口,做空的力量自然就是向下壓盤,故這個價位也可以看出主力心態為何?

    短進短出不一定就只能落入被主力倒貨的陷阱中,當你學會看出主力的動作,打蛇隨棍上,應該可以避掉許多不必要的套房住宿費吧!

 

股市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投資市場裡流行一句話:會買股票不希奇,會賣的才是高手!不論你是短線進出,還是中長線的投資者,買股票希望的就是獲利之後的豐收出場,所以什麼時候要賣?是所有投資人必須學會的技巧。
 
     1.漲停打開
        漲停是單一個股最強勢的表現,所以出現漲停打開絕對是強勢股地位已經有所動搖的可能徵兆,最強勢的漲停非開盤漲停鎖死莫屬,故該類的個股若出現盤中漲停打開並且無法再次鎖漲停時就是為轉弱訊號;此外,若是盤中拉上漲停,但無法鎖住,開開關關時,可觀望是否反向跌破打高時的起漲區,以判斷為過高整理還是拉高出貨,舉例來說,一檔個股於十點前在20.1~20.3之間整理,十點後向上強拉至20.5漲停,此時若漲停打開,可觀察20.1是否能夠守住,若輕易就跌破,推測為主力拉高出貨的可能性比較大!
 
    2.強勢尾盤拉高--隔日卻開平低
       強勢拉高收在相對高檔,甚至漲停的股票,理論上來說尚有許多投資人期待進場,故隔天開盤應可以預期會再度開高,若非整體大盤因素使得全面類股開低的情況下,昨日強勢股意外開出平低盤且不能即刻向上拉昇,這絕對不是一個正常的走勢,更不是進場追價逢低布局的好時機,而是本波高點可能已經過去或已經不遠的訊號,追高不宜,要找的是出場點而非進場點!
 
    3.尾盤出現向下貫壓
     強勢股於平高盤整理後,尾盤或最後一盤受到多空力道對決而有較大的振盪,若出現向下貫壓的情況,配合創下今日最低價或相對低價,即為出場訊號,因為若以低點作收,明日開低再向下走低的可能性就會大幅提升,也會使得其他投資人順勢殺出手中持股,所以能先避開就先避開!
 
    4.破先前大量區
      大量區可視為主力動作之所在,若強勢股整理回檔跌破大量區,則可見主力有出脫之可能,也是為賣點所在,至於到底要參考大量區的上緣還是下緣呢?建議當股價已經來到最近大量區之上,可參考該放大量日k線之上緣作為停利點;若爆大量後,股價尚無明顯突破,則可以大量日k線下緣作為出場點。
 
    5.爆量收上影線
     盤中放量上攻,尾盤卻一路壓回,形成爆量上影線的情況,此時若為主力接手介入,則應在1~3日內即可見到收復上影線的再創高走勢,否則有主力藉著拉高放量出脫手中持股可能!自然先走為妙!
 
     訊號多半是相生相連,要保住獲利和下次進場的籌碼,賣出的決定必須比買進時更果斷積極才行!

股市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成交量放大,尋找到"三破"最強勢股之後,接下來就是要等待適合進場的時機,先放下"漲太多要回檔了"、"等回檔再接"、"害怕追高"的危機感,隨勢跟上強勢股大賺一波吧!
 
    1.放量當天之最低價拉回不破
       放量上攻是強勢股的特點之一,而股票漲多總是要有個整理休息,小紅小黑幾天,但是如果主力仍未將投入的資金全數撒出時,股價回跌應該不會跌破放量當天最低價(即當天的k線下緣),因為這也是主力成本之所在,所以當強勢股股價回檔接近此價位時,為介入的時機,但這也是危險度最高的方式,接下來的盤勢可能是在高檔進行振盪之後,主力出清存貨,開始殺盤,故空間不大,且有可能是接到向下殺盤的第一把刀,停損點不可不防!
 
    2.整理再創高時
       延續上一點,在強勢股整理時逢低介入是能夠買在相對較低的價位,但也必須面臨前幾天內被套在高點的賣壓,故另一個介入買點是回檔整理後,再次配合放量突破高點時,此時上方已無套牢解套賣壓,主力推升股價更加容易,故常有跳空噴出行情可期。
 
    3.尾盤向上強拉過當日高
       此法為掌握強勢股再次發動攻勢的利器,籍由尾盤當沖融券必須要回補的助力下,想再次拉枱的主力會順勢做高股價,收在當天的高點甚至漲停板價位,故此法為上一點的"當日版",當股價在尾盤突破今天高點並呈現放量上攻,則可立即介入,只要順勢拉升的情況出現,明日開盤續走高可期待!
 
     上述三個介入時間點適合空手者加入強勢的行列中,也適合已有多單加碼之參考點位。主力投入資金的個股雖有籌碼上的優勢,但如果出現轉弱或是可能有主力出貨的跡象,需勇於獲利(停損)出場,否則遭到殺盤力道也會較其他個股為重!下一篇將介紹這些情況出現時機及處理方式!

股市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篇文章談到多頭強勢股的三大上攻賣壓,在真正的強勢股誕生時,首要的任務就是突破三大賣壓,成為"三破"之最強勢股,可以達到此境界的股票不多,但常常都會有一定的量價情形,類似的過關斬將方式,而我們的工作就是找到這樣子的股票,適時介入,順勢而為:
 
1.當日沖銷:
    低買高賣對於所有投資押寶在股票市場的人來說,都是最期待之事,所以當日資買券賣的短線客是必定存在的,不過也別忘了,還有一批是反向的券賣資回補的看空操作者,多空力道對決通常會發生在尾盤(1:00之後),當一支股票開平高,全場都在平盤上游走時,多空會選擇方向投入資金,作多的期待尾盤向上強拉,配合放空者於尾盤必須回補的資買壓力之下,突然間向上拉高作收,甚至漲停都是很常見的,所以盯到尾盤突然強拉的股票,強勢股必在其中!
 
2.獲利出場:
    基本上能夠達到"獲利出場"的股票,應該已經向上漲過一波,算是強勢,在起漲1~3天,累積漲幅有10~15%以上時,就要觀察獲利出場的賣壓是否有效被多頭消化?許多人想賣,有人想接手,成交量放大是正常的情形,關健在於放量之後,隔日價位是否能夠越過放量當天的最高點(也就是再創波段新高),回檔休息也行,不過低點不能跌破放量當天最低點,如果破低甚至收盤收在昨日低價之下,則可懷疑此股票可能已經失去強勢。
 
3.套牢解套:
    其實這個壓力是最容易化解的!只不過此種操作法是許多人敬而遠之,卻又真真實實的一再上演,介入創近期新高,甚至是歷史新高的股票!不用還原權值(也就是將除權息所損失的點數加回去),也不用考慮波動太低(類似中華電信)的個股,向上攻擊時因為完全沒有人套牢在更高的價位,所以創新高的股票往往會出現爆炸性的漲勢,衝高到令人咋舌的價位,而如果我們能早早在車上,不就是投資最快意之事!

股市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票市場是一個買與賣均衡的地方,有人買就推升價格,有人大買就掃光所有想賣的單子,直衝漲停價位,反之亦然。若要從買賣間找出有什麼不同,我想就是,一檔股票向上強攻的空間可能有五倍十倍的漲幅,而向下頂多是歸零、下市、貼壁紙的結局。攤開股市富豪的成名史,大多數都是作多股票,賺足波段,因而財富翻了又翻,從沒有看過哪一個大亨是長期放空作空股票而大賺特賺的!
    選擇作多賺錢,首先就要來了解,為什麼股票買了不會漲?當然這最大的兇手就要歸咎給賣壓,也就是阻礙股票上攻時的力量來源,賣壓主要可以分為下列三種:
 
1.當日沖消:
    有操作融資融券的投資人,多半會偏向當天將手中的部位處理掉,以降低其他費用的支出,也就是早盤融資(券),尾盤回補,所以多頭每天都要面臨一次的考驗,也就是在尾盤如果買進力量不夠,或今天整體盤勢不強,就容易在尾盤出現殺低的情況!
 
2.獲利了結:
    隨著股票一路上攻,介入買進的投資人越多,有些已經賺一筆的早期買家,轉而觀察出場機會,量能突增或是價位不再向上突破都可能使這個賣盤出現,只要強勢股開始發動,這樣子的出場賣壓就是不得不應付的力量!
 
3.套牢解套:
    股票由高點下跌之後必定有套牢的部位存在,這些住在套房的投資人,比任何人都期待股價能夠漲上來,讓他們可以解套出場,別忘了,大部份投資人是損失就長抱,獲利急出場的!所以股價向上攻擊時,碰到之前放量區域必定會遇到解套賣壓,要再漲!那買盤就要拿出實力才行!
 
    要能夠成為強勢股,發動波段攻勢,上面三大賣壓是一定要突破的,面對壓力不用怕,拿錢出來就可以解決!後續會介紹如何選擇能夠"三破"這三大賣壓的最強勢股作為看多賺錢的好標的!

股市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股被稱為散戶市場,有八成的買賣掛單是散戶的傑作,但真正能夠主宰盤劫起伏的,仍然是手握大量"銀彈"的主力,他們可能是外資,投信或公司派大股東,畢竟這是個money talk"有錢才能大聲"的市場,站在有錢人這邊就多了一分穩定,每每投信作帳,外資加碼的個股,可以受到投資人普遍的青睞,也就是這個因素發酵!
    知道哪些個股有主力觀照並不困難,三大法人進出表每天都會公告,可是許多個股早就已經發動漲勢,看到見報的落後訊息才進場追價,套在相對高點的可能性也不小,更甚至接手到主力倒貨的第一棒,進場的價位再也見不到了。
    成交量,是指一買一賣撮合成交的張數,沒有其他因素影響之下,單一個股的成交量應該是日日平穩的,不該會和最近平均成交量相差太多,如果一支平常成交量3,000張的股票突然出現15,000張的成交量,你覺得會有今天有12,000個投資人有志一同約好在今天要買這支股票嗎?當然不是!如此大量必定是有主力參與其中,共襄盛舉,但是買了上萬張還是賣了上賣張?這可以進一步由當天走勢或隔天開盤來判斷之:主力大買的股票,他介入自然是想要賺一筆,這麼大的買盤進場,股價應該會收在當天的相對高點,若開盤後一路向下走低卻爆大量,則有主力出貨的可能;另外,爆大量的隔天,應該會有向上或向下跳空缺口的出現"即開盤價和昨天最高或最低價有價差而使得技術線圖上出現不連續的缺口",這也是判斷買進賣出的指標,一般來說,買盤介入會開高,賣盤出場會開低
    利用放量找到主力有所動作的個股,配合價量關係判斷主力心態是多是空,然後隨著主力起舞,相信會是一個在茫茫股海中找增加獲勝機率的方式!

股市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資占台股的比重已經超過30%, 分析師在對於大盤或是個股的檢視上也都不免考慮到外資持股情況增減,投資人自然也對外資持續加碼的個股特別珍愛,遭減碼賣出的當然也避之惟恐不及.
 
    外資的操作模式, 在這個投資圈子裡的人都親身體會過: 殺到沒價錢沒成本了還要殺, 漲到天花板了,硬是把價位一路不回頭的創高至令人咋舌, 看好就一路買進, 看衺就全數殺出, 所以要跟上這樣子公開操作的大金主, 追蹤較長一段時間對個股的買賣進出情況, 會比每天等著下午公告外資買賣金額和前十大進出標的來的準確許多!
 
    觀察由05年第4季, 06年第1季及第2季的外資持股比重變化可以發現, 很令人驚訝的就是這三季外資加碼的前四名,居然依序是彰銀(2801), 國泰金(2882), 中信金(2891)和建華金(2890), 受到雙卡風波所影響的金融股在06年的台股中一直是扮演著破底再破底的弱勢指標, 可是外資所著眼的是彰銀合併價值,以及大型績優金融股在休養生息之後的另一波攻勢, 不追求短線進出獲利, 而以布局的方式介入, 默默吃貨, 就是外資操作最經典的例子.
 
    此外,以往大家對於外資進出標的物僅限於大型權值股或是MSCI內容股的迷思, 似乎也有打破的痕跡,舉例來說,曾經在SARS時期漲一波的PCHOME網路家庭(8044),在股價上和成交量都已經沒有當時的風光, 但外資卻在近三季一路加碼了近九千張,對該公司的持股比重也由之前的5%大增四倍到達20%, 新上市櫃公司在外流通的股票張數原本就不多, 自然就造成了"不用投入太多資本就可以掌握高比重股權"的優點, 只要公司誠信及未來發展沒問題, 外資入主將會是穩定籌碼和提高散戶信心的強心針, 所以追蹤外資對單一個股的持股比重變化, 是由籌碼面選股的重要依據.
 
外資加碼不一定是票房保證, 不過有人賞光一定是好事, 自然值得我們留意跟隨, 惟一小心的, 是外資反手出貨時, 力道也絕對不亞於搶進時的氣魄, 如果是著眼於外資強力買進而想介入賺個順水財的投資人, 那就要密切注意外資的動向及加碼的數量的變化, 甚至反買為賣的情況發生, 畢竟介入時是盯著籌碼上的優勢,一旦買進條件消失, 獲利出場是必須要眼明手快的!

股市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吃又有拿是參加喜宴或是流水席最高境界,菜送上來先選些好吃高級的食材入碗, 填飽肚子, 再將焦點移轉至最後上桌的幾道大菜, 大家都已經講話配飯, 無力再戰的情況下, 拿出塑膠袋一網, 雞湯油飯, 回家自然也是滿載而歸!
 
    股票投資並不是只有短線賺價差, 三天20%的一種操作術, 投資之神巴菲特就偏愛穩定成長, 獲利及股利充沛的公司進行長期持有, 賺取固定配息之外, 還有掌握到意外股價上昇的契機!
 
    在台灣, 配合兩稅合一(個人所得稅及營業所得稅)的制度實行後, 保守的投資人在選取高股息的個股上, 又增加了買一送一, 買大送小的機會, 只要留意自己所得稅的課稅稅率級距和投資公司的可扣扺稅率分別為多少, 就有"揩國稅局油"的機會.
 
    舉例來說, 帝寶(6605)今年預計每股配發6元現金和0.5元股票股利, 報稅時的總額是6500元(6000+50x10, 股票股利以面額10元計算所得稅), 而該公司的可扣抵稅率是30.6%, 所以其實今年帝寶公司所分配的股利並非只有6500元, 而還含有1989元(6500x30.6%)的扣抵稅額, 至於最後可以扣到多少稅呢? 這就要看投資人所適用的所得稅額, 例如適用6%所得稅額的投資人, 一共可以獲得1480元的退稅, 適用所得稅額越高, 退稅的額度就越少, 如果適用所得稅額高過30.6%(在本例子中), 還要對於多出來的部份繳交所得稅!
 
    人家說, 開源節流, 節流開源, 能夠在賺股票價差, 領股利股息之外, 再增加退稅收入一條新財路, 多多益善當然是好事, 只不過要注意的事項仍如同參與除權息雷同, 股票公司前景,股價相對位置, 市場氣氛等等, 才是到底要在除權息前先賣之後再買, 還是直接joy填權填息秀的重要因素!
 
    牛排不好吃, 沙拉再高檔也只不過開胃蔬菜!!!

股市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股票市場要獲利,所賺取的是" 機會財" 和" 順勢財",散戶雖然占有台灣股市過半數的比重,但聽聽身旁在股海中浮沈的朋友,似乎真能夠獲利的人是寥寥可數。為什麼?其實原因主要就是兩個:
 
1.買進賣出的時間點
     一檔股票由低檔起漲﹝或由高檔向下崩盤﹞,多半經過整理→起漲→整理→再漲,到最後的整理通後,向下修正,結束本波漲勢,介入的最佳時間點自然是如果剛起漲時就已經身在其中最好,而該賣股票的時間點在無法再漲並開始向下修正時為佳,可惜的是,多半的投資人在看到起漲的放量紅k線或是跳空上漲時,往往當下的反應是:已經漲多了,現在進去叫做追高,等壓回來再買,殊不知強勢股在急漲時少有回檔的情況,隔天再開高甚至跳空漲停的不在少數,更高的價位使投資人擔心回跌又期待有低一些加碼點的矛盾心態加劇,終於,股票上漲總有休息的一天,搶進的散戶等到了所謂比較便宜的進場點,可是接到手中的卻是主力已經大賺一波的股票,只得等著住入套房!
 
2.逆勢操作
     轉虧為盈的消息可以激勵已經跌深的個股作一個突然間的強勢反彈﹝一般所稱的V型反轉﹞,除此之外,上或是下跌的趨勢,一旦成形,並不是在短時間之內能有所改變的,強者續強,弱者偏弱。可惜許多人還是那句"想買到比較便宜價位"的迷思,使得投資人勇於去承接一路向下破底的股票,就像是空手去接一把落下來的刀,天真期待著它有向上反轉昇天的時機,等著等著,又換到套房住宿券一張。
 
認清楚股票市場具有的時機性及趨勢性,才有在股海中獲利的可能。掌握時機的關鍵在於操作策略的擬定,你有一個占優勢的操作策略嗎?還是仍然在憑感覺及碰運氣中求生存?別擔心,之後的文章會介紹些基本的思考模式,活用之後就能夠成為你的勝利模式;而趨勢性就要看投資人自己的操作習慣,來訂定正確的停損出場獲利入袋的機制,尊重市場,在趨勢中順勢而為,在逆勢中保護自己,守住本金,才有在介入大波段時狠狠賺一筆的籌碼!祝福你!

股市教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